扶贫印记丨涪陵大顺乡新兴村:打造中药材种植基地“仙草苑”
“我们种植基地里的中药材大部分是名贵药材,包括灵芝、石斛、仙茅、黄精等,它们在神话故事中被称为‘仙草’,基地的名字‘仙草苑’也由此而来。”8月14日上午,“扶贫印记”采访团来到涪陵大顺乡新兴村中药材种植基地“仙草苑”,只见地上铺满有着成年人手掌大小的灵芝,“仙草苑”负责人夏一中告诉记者,发展中药材种植产业不仅收益好,还能让村里的脱贫户来此务工,巩固他们的脱贫成果。
▲2020年8月13日,涪陵区大顺乡新兴村中药材种植基地“仙草苑”,在基地务工的村民陈禄高开心地展示自己亲手栽种的灵芝。特约摄影 钟志兵
早在2015年,夏一中就有来大顺乡发展中药材种植产业的想法。然而,一些名贵的中草药对生长环境要求**,例如被称为“百草**”的灵芝,其对温度、湿度、二氧化碳含量、光照等环境因素要求极为苛刻。在大顺乡辗转三年,夏一中一直没有发现适合的中草药种植场地。
无计可施的夏一中只好求助于大顺乡的帮扶干部。在冉瑞勇等帮扶干部的帮助下,经过两周时间的精心选址,夏一中终于找到了一片得天独厚的中药材种植林区。
▲2020年8月13日,涪陵区大顺乡新兴村中药材基地,村民惠荣学(前)等正采集灵芝粉。特约摄影 钟志兵
“仙草苑”种植基地占地面积1000亩,现如今已开发20亩土地,进行灵芝、石斛、仙茅等中药材种植。夏一中向记者介绍,中药材种植过程需要大量的人工进行看护,目前种植基地内雇佣了近50名村民,大多数为刚脱贫的脱贫户。
张贵英是新兴村的村民,今年56岁,由于丈夫患有脑淤血,张贵英一直在家照看丈夫,靠着种玉米、稻谷勉强维持生计。2014年,张贵英一家被识别为建卡贫困户。2015年,在扶贫政策的支持下,张贵英靠着政府的补贴摘掉贫困户的帽子,但她还是想靠着自己的双手摆脱贫困。
▲2020年8月13日,涪陵区大顺乡新兴村中药材基地,一员工正打理林间套种的名贵中药材铁皮石斛。特约摄影 钟志兵
“以前在家种庄稼,一年下来收入连2000元都不到,现在我在‘仙草苑’打工,一天工资为80元,一个月工作10多天,收入就有1000多块!”张贵英笑着说到,现在一个月的收入比过去半年的收入还多,而且“仙草苑”离自己家不远,在家门口就能打工,还能照顾生病的丈夫。
“‘仙草苑’内的20亩中药材只是一个开始,明年种植基地将在1000亩林地内再开发500亩土地进行中药材种植,可为200多名脱贫户解决就业问题。在5—10年时间内,‘仙草苑’将扩大规模发展为万亩规模的中药材种植基地!”夏一中介绍到,下一步,种植基地周边将打造集培育、养护、采摘、二次加工、包装、销售于一体的中药材加工厂和中药**院,可为更多的脱贫户创造工作岗位,带动更多的脱贫群众走向致富道路,巩固他们的脱贫成果。
部分图文转载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。如内容中如涉及加盟,投资请注意风险,并谨慎决策